简化通关手续,持续压缩通关时间,减少办事环节消耗,拥抱“互联网+”,定期组织业务研讨……今年以来,汕头海关驻港口办事处监管科积极贯彻落实关党组改革创新、通关提速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扬青年文明号生力军作用,想方设法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老先进”由此焕发“新生机”。汕头海关驻港口办事处监管科是汕头关区首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青年文明号”单位。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业态、新技术和新产品,港口办监管科的青年关员们自我加压,加强学习,定期组织业务学习研讨,梳理监管科各岗位操作规程,汇编商品知识手册,建立侵权货物样品柜,利用港口办小课堂和港口直通车新媒体等平台拓展视野,提高查缉本领。监管科青年文明号的关员们纷纷走向了海关的大舞台,有的参加翻译《世界海关稽查制度汇编》,有的参与海关总署和总关的专项集中工作。2017年以来,全科2人荣立三等功,6人获得个人嘉奖,1人获得汕头海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港口办监管科成立青年文明号监管服务队,通过发放青年文明号服务意见卡,与工作对象调研走访等方式,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了解和掌握企业对现场监管业务的真实需求,深入查找影响通关速度和服务质量的“短板”和“软肋”,有的放矢加以改进和完善。提出并推广“业务程序零障碍、预约监管零等待、服务对象零投诉”的“三个零”服务,想方设法优化内部监管作业流程,通过“港口办通关服务”微信群向码头公司、报关企业发布查验信息,及时回复企业问题,坚持监管工作公开透明。对于查验后正常放行的报关单取消人工盖章手续,直接实施机内无纸化放行,让企业和群众少跑窗口,办事环节减少75%。
港口办监管科发扬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凝聚智慧,勇于创新,在关区内率先试点开展水运出口转关单与报关单一对多作业模式,简化以往一份转关申报单对应一份出口报关单的转关手续,以出口转关货物预配的大船为单元,将若干份出口报关单捆绑成一份转关申报单。5月8日开展试点以来,共捆绑出口转关申报单 1336份,减少企业提供单证2418 份,减少企业办理转关1209次,在简化海关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的同时,也为企业的通关降低了成本。
优质的服务,过硬的素质,带来业务水平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港口办进出口货物平均通关时间为1.79小时,同比压缩66.10%;进出口查获率为15.64%,同比增长110%;查获案件42宗。(汕关报道)
“浙江制造”的“巨无霸”顺利出口国产工程车出口“一带一路”市场台湾男子携320余株新型水果种苗进境被截绍兴海关全程跟踪服务助企业发展壮大宁波海关热忱服务 笑迎首届“中东欧博览会”参展客商外贸货轮碰撞 海关紧急处置在信息互联中打造进出口领域诚信高地年夜饭“硬菜”来啦